top of page
  • Facebook Clean
  • Instagram Clean

經典改良|南瓜麵疙瘩 #三人份

  • chichaocozy
  • 2015年6月11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
馬鈴薯麵疙瘩是義大利的一種傳統麵食,鬆鬆軟軟的口感很受大眾喜愛。而Jeff這次要做的則是改良過的南瓜麵疙瘩,南瓜因為水分比馬鈴薯多很多,需要多一點的麵粉才能形成麵團,所以吃起來的口感大不相同,Q有嚼勁。南瓜富含大量的營養,最適合注重健康的現代人,在家自己做也可以確保不會放一些不該添加的東西。 之後會在教大家傳統馬鈴薯麵疙瘩要怎麼做~

『材料』

南瓜泥 200克

中筋麵粉 200克

蛋黃 一顆

鹽 些許

首先預熱烤箱到210度,南瓜切半後,將子挖出來,在包鋁鉑紙的烤盤上到蓋直接進去烤箱烤大約15分鐘,或是烤到用刀可以很簡單的戳進南瓜裡就好了。

家裡沒有烤箱的朋友也可以用電鍋蒸,儘量不要用水煮因為會讓煮好的南瓜變太濕影響配方。

烤好的南瓜用湯匙把肉挖出來。

取一個粗的濾網用湯匙把南瓜壓過去變成南瓜泥,家裡如果有用來壓馬鈴薯泥的機器也可以直接使用,如果沒有就需要花點力氣慢慢壓了,但是相信我這絕對是值得的!

這樣一顆南瓜出來的南瓜泥大約是200克,我們跟麵粉用1比1的比例下去豁。

『小知識』不同品種的南瓜含水量也不一樣,台灣南瓜多半比較含水量較高,需要多一點的麵粉才能做成麵團。在這裏Jeff使用的是台灣南瓜,若是使用日本或歐美南瓜的話可以將麵粉的比例降低一些,可以邊豁邊加麵粉,只要能形成麵團不黏手就行了。

將200克的南瓜泥、200克的麵粉、一顆蛋黃以及一小匙鹽巴倒入碗中先用湯匙打勻,等到麵團差不多成型後再倒在檯面上。

揉好的麵團差不多長這樣子,這種麵團不需要像其他的麵團一樣需要一直揉,只要豁到成形就好了。

將麵團揉成長條狀後,再用刮刀或是小刀切成一個一個拇指大小的麵團,就是南瓜麵疙瘩了!

如果想要有一點花樣的話,可以拿一個叉子在麵疙瘩上面壓出紋路來。

『小知識』做好的麵疙瘩如果吃不完的話可以平鋪在盤子上放進冷凍庫裡冷凍,等凍硬了以後再分裝在袋子了,需要時直接拿一包出來煮即可。

做好的麵疙瘩可以直接下鍋用熱水煮大約一分鐘,煮到他們浮到水面上就可以撈起來了。

煮好的麵疙瘩可以依自己喜好下鍋調味,Jeff簡單的加點奶油下鍋炒,加入一點蒸熟的南瓜丁、高湯以及帕馬森起司簡單的調味了一下就很美味了!

誰說健康的東西不能好吃?不同於馬鈴薯麵疙瘩南瓜麵疙瘩口感十足,Q又有嚼勁。南瓜被列為30種抗蔬果之一,既健康又好吃,不試試看怎麼行呢?


コメント


bottom of page